Logo

文章分享

教孩子學會「我不知道」,提升認知與對話能力!

教孩子學會「我不知道」,提升認知與對話能力!
 
「我今天在幼稚園有去上體能課喔!」進進興奮的說,
 
進進,是一位活潑的孩子,
在課程中,總是無話不說,小腦袋中裝載著滿滿的事物。
 
「真的喔,那你今天上了甚麼呢?」媽媽接著問了問題
 
「體能教室在三樓喔!」進進回應著,
 
接著幾次的問答,進進開始進入轉而去玩別的玩具….
就是這樣答非所問的狀況,是不是常常遇見..
 
一開始,孩子常常熱情且主動的說話,
 
但內容總是跳針式的反覆同一段,或是敘述斷斷續續,飛簷走壁式的東跳一句,西說一回…基於關心、好奇、想求知的大人們,就想要更確切了解它們再說甚麼,於是開始向孩子詢問,而總是得到更不著邊際的答案或是一片寂靜…
 
感覺….好像….間接扼殺孩子溝通的意願。
 
首先想想,為什麼像進進這樣的孩子會出現答非所問的情形呢?
 
主要的原因有兩個:
1. 孩子完全沒有在聽到別人說什麼,一直再說自己想說的。
2. 孩子沒聽懂問題,為了”回應”而回應。
 
那可以做什麼來幫助這樣的孩子
 
1. 重述問題---
「進進,你體能課上了甚麼呢?」
雖然還是沉默,支支吾吾,或是還不能正確表達,但家長仍要有點點頭表示有再聽喔!
 
2. 讓孩子可以學會並表達「我不知道」
「進進,是不是不知道老師在問甚麼呢?」老師說
「說不知道,老師會馬上回答。」老師說
剛開始搖搖頭,比手勢也都是可以喔!
 
3. 重新解釋問題與協助「回應出來」
後來透過比手畫腳方式,
進進很可愛的比著跳呼拉圈和火車過山洞的動作,
「哇…..今天上了跳呼拉圈和火車過山洞啊!」老師也興奮的順利猜出並引導語言內容。並讓孩子跟著說了一次!
 
4. 重新再來一次問與答
「進進,你體能課上了甚麼呢?」老師問。
「我今天上了跳呼拉圈和火車過山洞!」進進答。
 
互動溝通說實在,真不是件容易簡單的事,相信父母都能感受到。當孩子答非所問時,先別要孩子回應,先了解看看知道孩子是不是有在聽,還是沒聽懂問題,若是沒在聽可能注意力或是聽知覺等聽覺接收的問題,但倘若孩子是因為沒能聽懂問題時,先教導孩子們說出「我不知道」,幫助孩子們建立自我認知,知道了自己不會回答問題,老師再透過示範的形式,教導孩子們該如何回應問題。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學習到喔!透過專業的評估指導釐清孩子「真的不是故意的」更能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,讓孩子更有自信的成長!💪
 
Fullscreen Image